目前油用牡丹种植在中国风起云涌,南起云南,北至黑龙江,都有种植。那么,油用牡丹真的可以在以上范围大规模推广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品种不同
观赏牡丹分布范围确实很广,云南有滇黄、西北东北有紫斑,在《中国牡丹与芍药》一书中李嘉珏教授将中国牡丹划分为中原、西北、西南和江南四大群,但这种划分是指的园艺品种。如果将观赏牡丹的分布范围简单地理解为油用牡丹的适种范围,那就非常危险。
油用牡丹的基础品种是“凤丹”,其实现在作为油用牡丹的推广的“凤丹”并不是纯种,而是混杂的变异种,除了常见的“凤丹白”,还包括“凤丹韵”、“凤丹玉”、“凤丹荷”“凤丹绫”、“凤丹星”、“凤丹粉”、“凤丹紫”、“郦家香”、“湘女舞”等。1958年以后曾作为药材在全国推广,所以分布很广。但作为油用品种再次推广是从2012年开始的。
二、种植目的不同
观赏牡丹是为了看花,药用牡丹是为了采根,而油用牡丹是为了采籽。
观赏牡丹一般种植面积有限,在极端天气地区采取人工防护也是可行的,所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也建有牡丹园,只是冬天要做人工防护越冬,护理成本比牡丹苗木还要高,即使冻死,来年再移栽南方大苗也未为不可。
凤丹作为药用牡丹至今在湖南、湖北仍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但不如安徽亳州及铜陵,一般种植五年左右就可以整株采挖,之后重新种植。
油用牡丹的出现将凤丹白这个品种完全推向了传统的木本油料行业。这在种植推广方面上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要求:不仅仅要活,还需要长期种植,同时要求种植规模要有,产量有..。
三、长江以南地区种植油用牡丹的风险
温度问题。大家都知道油用牡丹正常开花结果是需要冬季10度以下一个多月的低温积累的。低温不够就会出现牡丹不开花的情况。我们在广州试种的结果就是,“凤丹白”长势非常好,就是不开花。以此向北,直到韶关才开始开花。所以北纬25度至北纬27度的地区种植油用牡丹,产量是一个大问题。
降雨量:除云南部分地区以外,这些地区也是强降雨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会促进油用牡丹“徒长”,就是牡丹植株长得很旺盛,但是开花少、坐果少,同时病虫害也会比中原地区的油用牡丹严重的多。夏季雨水多,油用牡丹死亡的几率也会很大,管理压力也会很大,弄不好多年的心血一个夏天就没了。
四、长城以北地区种植油用牡丹的风险
首先,本文我们讨论不是油用牡丹能不能种活的问题,我们讨论的是长期种植的风险及其高产问题。
越冬:我们所了解到“凤丹白”能够耐受的.低温度不过-22℃左右。而整个东北地区极寒温度几乎都在-25℃以下,遇到极端低温的年份,之前所有的工作都会归零。即使勉强越冬,植株伤害也大。如今高寒地区试种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牡丹芍药化”,大家都知道芍药是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年年死,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都可以茂盛生长。“牡丹芍药化”是指油用牡丹地上部分自然越冬时被冻死,但根部未死,来年续发。但牡丹花芽的形成三年是一个周期,所以牡丹成了不开花的芍药。
低温冻害:低温冻害包括抽条及倒春寒对花蕾的伤害。东北地区冬天的低温及大风会导致油用牡丹当年生纸条大量死亡(抽条);而油用牡丹风铃期对低温极其敏感,频发的倒春寒会让丹农大规模减产。
产量:即使躲过了严寒,相对较短的生长期对于油用牡丹的产量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五、该怎么应对
首先,我们认为长江以南地区及长城以北地区发展油用牡丹要慎重:“徒长”和“牡丹芍药化”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即使要发展也要发展特色油用牡丹产业,如“大理高海拔无污染绿色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恩施富硒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秦岭牡丹原种地产品”等等,不要在“油”上过多纠结,规模和产量上不去,和中原地区是没法竞争的。
其次,立即开始驯化育种工作,逐步南移和北移。
六、.好一个问题:油用牡丹产量有多大?牡丹籽价格有多高?
产量是需要科学数据的,中国这么大,不同的地域产量区别必然很大。那么亩产多少公斤科学出处在哪?牡丹籽价格20元/公斤以上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牡丹油多少人能吃得起?所以油用牡丹想产业化到一个行业的规模,牡丹籽的价格必须也必然会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所以,经济效益的测算要客观,不是要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