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咨询热线:

400 0369 665

牡丹病害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 2015-09-29 二维码分享
        病害是牡丹在其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浸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从生理机制到形态结构发生一系列病变。
        1. 叶部病害及防治
        植物叶片细胞中的各种水溶性物质都可被淋溶到叶片表面,从而影响叶围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数量。叶片气孔排出的水分也起到吸引具有向水性的病菌芽管的作用。
        在生长季节中,叶面凝结的露水,更是许多具有快速萌发特性的病菌完成侵入程序的有利条件。叶部病害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性。
     (1)红斑病
      【病原】病原菌以芍药枝孢霉,属丝孢纲,丝孢目。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期症状为新叶背面现绿色针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直径3-5毫米的紫褐色近圆形的小斑。扩大后有淡褐色轮纹,成为直径达7~12毫米的不规则形大斑,中央淡黄褐色,边缘暗紫褐色,有时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
       【防治方法】
         ①冬季整枝时必须将病枝清除,盆土表面挖去10厘米左右,重新垫上新土。
         ②早春植株萌动前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一次。
         ③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进行全面防治。喷药时特别注意叶片背面,并且喷洒均匀、周到。常用药有: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七八天喷-次,连喷2~3次。
         ④傍晚时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叶霉病(适用于温室)。常用粉尘剂有:5%百菌清粉尘剂,7%叶面净粉尘剂及10%敌托粉尘剂等。
       (2)灰霉病
      【病原】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葡萄孢属,常见的有两种:①牡丹葡萄孢 ,②灰葡萄孢
      【症状】主要危害叶、叶柄、茎、花蕾及花。叶片染病初在叶尖或叶缘处生近圆形至不规则水渍状斑,后病部扩展,病斑褐色至灰褐色或紫褐色,有的产生轮纹。后期在病部长出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①选择地势开阔、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方,为牡丹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②栽培时施足基肥,以磷、钾肥为主;保持适当的栽培密度,以利于通风;对于地势平坦的基地要做好排水工作。
      ③及时中耕除草,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
      ④及时清除病组织残体,以减少翌年的病害初浸染源。发病期间及时摘除病叶、病蕾和病花,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⑤春季牡丹展叶初期,及时喷洒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d喷施1次,连续3次,全园施药,有-定的保护作用。
      ⑥在牡丹出现灰霉病症状时,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高多醇悬浮剂1000倍液。每隔15d喷1次,连喷2-3次。
      2. 茎部病害及防治
      植株的茎部是地上部分的骨干,茎部发病对牡丹亦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茎部发病后,症状表现较晚,初期植株外观无明显变化,直到病枝接近枯死时,症状才表现出来。
      该类病害发病较轻者,抽枝较晚,花蕾较小;发病较重者不能抽枝或抽枝后不能开花,造成单株茎杆凋零稀疏;发病重者整株死亡。
油用牡丹常见的茎部病害有以下两种:枯萎病和茎腐病。
     (1)枯萎病
     【病原】为恶疫霉菌。该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
     【症状】危害植物的茎、叶、芽。茎受害.初出现灰绿色似油浸的斑点,后变为暗褐色至黑色,进而形成数厘米长的黑斑。病斑边缘色渐浅,病斑与正常组织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存活,地温20-26℃,.适于该菌的发展和传播。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个侵染及发病高峰,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浇地时应开沟渗浇,防止茎基部淹水。②发病初期可及时喷洒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2)茎腐病
    【病原】为核盘菌属的一种真菌。
    【症状】发病时,先在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腐烂,进而植株灰白色枯萎。病菌侵染的茎干有白色菌丝体和大型黑色菌核。茎腐病较少侵染上部枝条。

    【防治方法】

      ①病株在菌核形成前即应除去,并注意清除落在土中的菌粒,收集后深埋;病原菌寄主广泛,注意不要与蔬菜地轮作。严重时进行土壤消毒。雨季注意排水。

      ②发病期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或50%苯来特1000倍液进行防治。

      3. 根部病害及防治
      牡丹的根为深根性肉质根,中心木质化,根部遭受病害后,对地上部分亦造成严重影响,通常导致植株长势减弱、分蘖及花芽减少、花色衰退、丹皮产量低、品质下降,造成重大损失。
     (1)白绢病
     【病原】齐整小核菌。齐整小核菌属半衙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木近地面的茎基部。初发生时,病部表皮层变褐,逐渐向周围发展,并在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的菌丝,菌丝作扇开扩展,蔓延至附近的土表上,以后在病苗的基部表面或土表的菌丝层上形成油菜籽状的茶褐色菌核。苗木发病后,茎基部及根部皮层腐烂,植株的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被阴断,叶片变黄枯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为了预防苗期发病,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处理土壤,每亩用2-5千克,混和均匀后,撒在播种或扦插沟内,然后进行播种或扦插。

       ②发病初期,在苗圃内可撒施40%五氯硝基苯粉剂处理土壤,每亩用2-5千克,施药后松土,使药粉均匀混入土中。

       ③树体地上部分出现症状后,将树干基部主根附近土扒开晾晒,可抑制病害的发展。

       ④调运苗木时,严格进行检查,剔除病苗,并对健苗进行消毒处理。⑤根据树体地上部分的症状确定根部有病后,扒开树干基部的土壤寻找发病部位,确诊是白绢病后,用刀将根颈部病斑彻底刮除,并用抗菌剂401的50倍液或1%硫酸液消毒伤口,再外涂波尔多浆等保护剂,然后覆盖新土。

       ⑥在病株外围挖隔离沟,封锁病区。

     (2)根腐病
     【病原】病原为茄类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症状】主要危害根部。支根和须根染病根变黑腐烂。且向主根扩展。主根染病初在根皮上产生不规则黑斑,且不断扩展,致大部分根变黑,向木质部扩展,造成全部根腐烂,病株生长衰弱,叶小发黄,植株萎蔫直至枯死。

     【防治方法】

       ①土壤处理:用40%拌种双或40%五氯硝基苯(如国光三灭),每平方米用药量6-8克撒入播种土拌匀。

       ②发病初期若土壤湿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时改良并晾晒,再用药。

        ③用30%恶霉灵水剂(如国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如国光根灵)800-1000倍液 ,用药时尽量采用浇灌法,让药液基础到受损的根茎部位,根据病情,可连用2-3次,间隔7-10天。对于根系受损严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调节剂使用,恢复效果更佳。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